水庫動態監管系統應用于小型水庫智能化管理
在水利管理領域,小型水庫的安全監測與高效管理一直是難點。傳統的人工監測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且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而有線網絡傳輸方式則受限于地理環境與成本因素,難以全面覆蓋。針對這一現狀,水庫動態監管系統應運而生,為小型水庫提供了一套群數據采集、視頻及圖片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分析及成果應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一、系統核心
水庫動態監管系統的核心在于其搭載的水庫群監測預警平臺。該平臺集成了用戶管理、水庫基礎信息管理、監測站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統)、視頻及圖片查詢管理、水文自動測報、水文數據查詢與管理、數據分析、預報預警等多個水庫群信息化模塊。這些模塊協同工作,確保前端監測站采集的數據能夠及時、準確地入庫,并自動進行匯總、分析,最終生成成果數據及發出預報預警。用戶通過平臺,可直觀掌握水庫群的降水、庫水位等關鍵水情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功能詳解
1. 雨水情數據采集
系統前端配備的RTU(遠程終端單元)負責采集降水、庫水位等雨水情數據。這些數據可按整點或超限上報等方式,實時傳輸至中心平臺。中心平臺軟件將接收到的數據匯入水庫群監測數據庫,為后續的分析與決策提供數據基礎。這一過程實現了數據的自動化采集與傳輸,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的準確性與時效性。
2. 圖片拍照與現場實情
除了雨水情數據,前端RTU還可通過攝像頭對現場進行定時拍照,并將圖片上報至中心平臺。平臺支持將圖片與雨水情監測量進行關聯查看,使用戶能夠準確了解現場實情。這一功能在應對突發情況時尤為重要,如水庫溢洪、堤防決口等,通過現場圖片可迅速判斷事態嚴重程度,為應急響應提供有力支持。
3. 數據展示與分析
平臺提供了GIS地圖綜合數據展示、測站綜合數據管理、測站詳細監測量管理等多種數據分析與展示方式。用戶可通過GIS地圖直觀查看水庫群的分布情況,點擊任意測站即可查看其詳細數據。同時,平臺還支持對某測站進行深入分析,如查看歷史數據曲線、對比不同時間段的數據變化等,幫助用戶多維度洞察水庫狀態,發現潛在問題。
4. 通訊方式
中心與前端設備的通信以GPRS/CDMA通訊方式為主,短信備份為輔。這種組合通訊方式確保了數據傳輸的穩定可靠。在GPRS/CDMA信號良好的情況下,數據可實時傳輸;在信號不佳或中斷時,系統會自動切換至短信備份方式,確保數據不丟失。此外,平臺還支持北斗衛星通訊方式的定制,進一步拓展了數據傳輸的覆蓋范圍。
5. 數據報表
平臺支持將庫水位、降水量等數據生成曲線及報表,并支持打印輸出。這些報表以直觀的方式呈現了水庫的運行情況,便于用戶進行存檔與分析。同時,報表還可作為向上級部門匯報或與其他部門共享數據的依據,提高了數據利用的效率與價值。
6. 監測站管理
中心平臺可對監測站進行遠程管理,包括在線管理、自動校時、參數配置、程序升級、日志查詢、歷史數據查詢、招測、蓄電池電壓告警等功能。這些功能使得用戶無需親臨現場即可對監測站進行全面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與便捷性。同時,自動校時與蓄電池電壓告警等功能還確保了監測站的準確運行與數據安全。
三、系統價值
水庫動態監管系統作為三防、水利綜合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克服了傳統人工監測、有線網絡傳輸的諸多不足。它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掌握相關江河流域、各類型水庫、重點堤圍、重點地區的水、雨等狀況以及水庫大壩的穩固運行情況。這些數據為流域洪水預報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基礎資料,為災前評估提供了有力依據,更為防汛、防風、抗旱決策提供了科學支撐。通過水庫動態監管系統,水利管理部門可更加精準地制定防汛抗旱預案,有效應對自然災害的挑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